白酒知识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,我国白酒工业发展比较缓慢,生产技木和设备落后,酿酒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。建国初期我国白酒总产量只有10.8万吨,1985年我国白酒总产量达380余万吨,2001年中国白酒产量为420万吨,2003年中国白酒年产量达390余万吨;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产量为493万吨,2009年达953万吨,2012年达1100万吨。1949年至今中国白酒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。
第一个阶段(1949---1967年),可称做恢复发展时期,全国各地的白酒生产作坊逐步转为国营,一大批白酒生产企业诞生,白酒生产技术有了很大发展,一些传统的名优白酒得以快速发展,白酒的质量稳步提高。
第二阶段(1968---1978),可称为缓慢发展时期,由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,经济发展不是当时的主要矛盾,在计划经济条件下,白酒生产企业的自主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,白酒的产量提高了,但质量没有提高甚至有些下降。
第三个阶段(1979---1993年),可称为快速发展期,在这个阶段,中国白酒的到了空前发展,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,但是,全国范围内,白酒生产过热,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多。在生产技术方面,许多好的技术装备不断应用到白酒生产工艺中来,白酒生产技术有了跳跃性发展,各种名优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被逐步揭示出来,白酒生产得到了有效地控制。
第四个阶段(1994--2000),可称为理性发展期。由于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,名目繁多的白酒品牌开始向名优酒集中,消费者喝酒开始注意品牌和质量,名优白酒重新成为消费者的新宠,白酒市场在不断被少数白酒寡头分割,白酒生产企业到了大洗牌的时候,强者愈强,弱者愈弱,这个时期,白酒发展更为迅猛,品牌、历史、质量、安全、效益、信誉普遍受到关注,而品牌发展是这个时期白酒生产发展的主题。建国至今,通过1952、1963,1979、1984,1989年的五次全国评酒,几届评酒对中国白酒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但是,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对白酒全国评比的担忧却越来越重,以至于到目前为止,国家没有启动全国白酒的评优工作,这是一个两难的话题。
第五阶段(2000—今),可称为中国白酒的良性发展时期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我国白酒的消费量和消费水平都在不断提高,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名优酒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,生产许可证和食品安全的双重管理引导企业在产品研发上不断投入,产品的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,出现了许多亮点,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洋河大曲、汾酒等成为领袖企业,为白酒工业发展起到了火车头作用,带动了名优酒的快速发展。
建国后国家共组织了烟台、泸州,永川,茅台、汾酒、九游会j9等重大酿酒工艺技术的试点,促进了酿酒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。